原力觉醒 – 唤醒者的AHA2015

2014年工作优先级的问题,又犯了一些懒,没有写年度回顾。受到大家尤其是David Ko笔耕不辍的压力,我也应该开始启动了。没有分享回顾,并不因为着没有作回顾,相反2015年初确定的努力方向比前两年的反而要更加清楚。目标明确了,因此Say No的事情明显变多了。分享一下年初的大体想法:
  • 维持培训和咨询工作
  • 维持社区的投入
  • 向产品方向推进
  • 搬家
Odd-e上海团队
odd-e shanghai
很多后面要回顾的事情其实是跟Odd-e上海团队共同的目标以及优先级相关,所以有必要先从团队开始。受到《反脆弱》的影响,年初Odd-e上海团队开始导入杠铃策略 – 在利用现有业务(培训&咨询)生存的前提下,预留一部分时间以及大部分兴趣投入到创业项目中。开始的时候,拆叔和我两个人负责收入,杰总&约总&Jerry负责开发。2养5口。
很快我们就发现入不敷出了,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把大部分人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我们自己产品【易伙的】以及另外一个创业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而真正产生收入的工作投入并不多,另一个原因AHA大会巨亏,工资发不出了。幸运的是,我们一直监控团队的经济状况(收入以及现金水平)在此感谢约总帮我们维护Burn chart。几个星期后团队就开始调整,主要是扩充了咨询客户的数目,也开始开拓课程。经济状况终于开始好转了。2015年一年下来,团队在咨询和培训方面的收入以及盈利状况比去年要好不少。
除去培训和咨询,创业项目从下半年开始也有了起色。Odd-e上海团队正在分化成两个公司,一个以培训和咨询为主,另一个以产品开发为主。除了Odd-e上海团队的兼职成员外,产品开发团队已经有了两位的全职同事。不在辅导团队和培训的日子里,Odd-e上海团队的同事也会把相当一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产品开发工作中。目前产品开发团队除了开发我们自己的产品【易伙的】,还与另外两个创业公司在产品开发方面深入的合作。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产品开发团队已经实现财务上的自给自足,而且三个项目都体现出了较强的增长性,看来我们有需要勾引一些人了。
意启部落
QR Code
意启部落的小伙伴们渐渐地把精力移到了真正的创业项目中,目前来看很难投很多精力在意启部落上,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意启部落分享的内容频率在后半年一直不高。但是这对我们不是坏事,我们有了更多实际的体验和反思,这会让意启部落更加贴近实际。目前大家能看到的还只是一些利用业余时间文章以及意启部落的微信群里面的讨论。BTW,在意启部落中还做了一些社群以及社交网络的试验,十分有趣,近期也将会分享。而且收到Guy Kawasaki的启发,我们学会了只用有限的精力,就能在社交媒体上有一定的曝光。
咨询
从2009年开始帮助客户团队导入敏捷实践和方法,并开始做一些以Scrum为主的敏捷培训,说实话有些累了。尽管每次课程做的还是不一样,我也会在上课时全身心投入。尽管每个客户都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也会收获新的启发,但是这其中绝大部分对我来说还是重复,是体力活。重复过去绝不是我想要的。因此,去年我没有花很大精力拓展培训和咨询方面的市场,更多的是维持现有关系和客户,帮助现有客户的团队。不过我们的团队还是取得了比较瞠目结舌的成果。
C arm
     今天Odd-e上海团队投入最大的一个敏捷咨询项目是帮助通用电气医疗集团的外科手术设备团队开发新一代的骨科C形臂X光机。这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产品。我们已经在AHA大会以及意启部落的分享中陆续分享了一些在这个团队做过的一些事情,一年下来,成果十分显著。
  • 开发新一版本骨科C形臂X光机的时间从2.5年缩短到1年
  • 质量有了大幅的提高,上市前的验证团队连一个Bug都没有找到,害得PO同学都要解释为什么。
  • 全自动,在拆叔帮助下,GE骨科X光机团队实现了X光机持续交付,原先10+甚至20+小时的编译&部署,现在仅仅需要3分钟,最短只需要2.8秒
  • 北京301医院的医生也开始周期性的给产品提反馈。
这方面对我最大的启发有三点:
  1. 敏捷转型要从组织架构开始,帮助组织建立起能够端到端交付的团队,每个团队都能够独立完成用户场景
  2. 敏捷咨询工作需要从团队,Product Backlog, Sprint,到单分支策略,自动化验收测试,自动化单元测试,探索性测试等多方面,多阶段推动。这样才会有集成的效果。
2016年我这边还会维持目前的咨询工作量,主要是帮助当前客户,也有可能开发一到两个新的咨询客户。
培训
CSM和CSPO还是大约每个月两次左右,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做出了调整,原先是上海公开课每个季度2次CSM,一次CSPO,调整成CSM和CSPO间隔发布。因为需要在香港刷存在感,所以可能考虑以后每个季度1次上海CSM,1次上海CSPO,还有一次香港CSM或者CSPO。
IMG_2383
从课程的内容来讲,这一年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删除了一些游戏,偷、试验一些新的想法后引入了不少新的变化。再一个重大变化是在课程内容中加了很多利用人际网络营销的内容,其实哪怕是ScrumMaster都需要了解如何用营销新方法去激发敏捷变革。
IMG_2422
从课程的形式上来讲,我越来越喜欢实例化需求的方式,类似于MBA的授课方式,通过具体的案例,场景,然后引导学员通过反思,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强化这种教学方法。
接下来一两个月,我会花一部分精力开发下一版的CSM和CSPO的Workbook,已经收集了一些点子,开始迭代了。如果你上过我的课,可以帮我Review一下你手头的Workbook,给我一些点子,说不定会有惊喜哦 😛
workbook
尽管我不倾向于作很多培训,因为对我来说是太多的重复,但是我还会一直坚持用一个不高的速率做培训,这是唤醒者使命的一部分。
产品和创业项目
我天生不太喜欢做重复的工作,更喜欢从不确定性哪怕是失败中获得成长。而且最近我突然意识到,会不会Agile这件事情也是一个Lie。如果从实例化需求,然后重构的角度来思考的话,最好的作法是自己搞,然后重构出自己的Agile,而且我已经掌握了一部分Agile的Practice,遇到情况,至少我能做出更加Smart的判断。所以说搞就搞。
【易伙的】
logo
很久以前我们就有一个想法,作为讲师,我们需要花很多精力推广、组织、招生、通知、收费、签到、反馈,课后讲师与学员以及激发学员和学员之间的连结。这一切都很Boring,而且很花时间,为什么从这个开始做一个产品呢?因此就有了【易伙的】。杰总,Jerry和约总从1月份就开始了【易伙的】开发,我从3月份开始加入。一开始才知道,理论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敏捷开发,精益实践知道了许多,可是很多时候遇到实际情况,遇到不同的用户,还是会有不同的结果。这就涉及到很多的取舍和权衡,也会逼我们想出一些更加新颖的玩法,与更多的潜在客户连结,而这些都在促使我自己,小伙伴们,【易伙的】,哪怕是我的CSM和CSPO课程持续迭代。从结果来看,作为一个社交品牌营销工具,【易伙的】已经有了50个不同的品牌入驻,这些品牌总过做了将近200次活动,几千封邮件,和几百条短信,而这才是11月25日刚刚上线功能。同时【易伙的】里面的经历,也让我对于Scrum以及敏捷开发的有了自己的理解,而这一些已经反映到了我的CSM和CSPO课程中了。
两个创业项目
由于我们的Remarkable工作,陆续开始有创业团队找到我们,希望让我们从产品方向、业务角度、技术角度提供支持,这些支持并不仅仅限于咨询和培训,而是直接把这些事情交给我们团队去搞。其实从去年的甜甜圈开始,我们团队已经开始接触这些领域,尽管从甜甜圈项目中没有实际的经济收益,但是我们还是获得了相当多的技术以及团队工作方式的积累,因此接下来就比较得心应手了。目前Jerry自己可以盯一个基因类创业项目,Eric和半个约总盯另外一个进出口创业项目。通过最长一个星期的迭代,以及与客户的贴身紧逼式工作,获得了这两个客户(现在应该说是伙伴了)的信任。目前这个团队已经可以在财务上自主,而且客户越来越难离开我们了,因为我们交付的速度太快了,而且从业务目标到业务细节,我们能够全程介入。这两个项目都已经从按月签付费合同阶段,演化到如何建立更深层次、更长远的合作方式。
家庭
其实2015年我最大的变化还是家庭方面。8月份我搬离了上海,移居香港了。移民香港主要有两个原因
  • 儿子9月要上学了,我希望他在一个更加公开,公平,而不仅仅是更“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 我希望提高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半年下来,尽管我的出差变多了,但是家庭慢慢习惯了在香港的生活。在新环境(逆境)中,儿子不怵粤语和英语了,而且他也不会再怕学一门新语言了,他还学会了自由泳(50米),也开始系统地开始香港网球协会的课程。我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也在提高了,再也不需要为那些杂七杂八的干扰费心了,当然最应该感谢的其实是背后安静地帮我打杂的、任劳任怨的老婆 [Kiss]。
社区
今年社区方面主要精力放在了三个方面:AHA大会,成都敏捷之旅全国组织者聚会以及Scrum Alliance Coaches Retreat (上海、印度和新加坡)
  • AHA大会
Odd-e的兄弟们已经组织了太多的大会,为什么不搞一个具有Odd-e标准的大会呢,可是叫什么名字呢?最后看到拆叔的惨象,杰总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叫AHA大会呢?
aha name
拆叔一下子兴奋起来了,把AHA翻译成了中文,然后由于特殊的音色,大家一致同意让拆叔作AHA大会的首席声优。
aha
groupphoto
事后回顾,尽管四月份的AHA大会从财务上来说给我们上海团队沉重的打击(当然,现在我们团队已经满血复活),但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对于组织转型、跨界学习与传播、敏捷转型、基于实例的分享,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看到了这些变化,Odd-e上海团队决定哪怕再一次亏本,我们还要继续搞。尽管AHA2016会在5月6~7日发生,相关的宣传以及造势已经开始了。关注AHA透露社微信小号可以看到最新的消息。也可以在FacebookTwitter上关注。
7.pic
  • 敏捷之旅
我其实越来越少的直接参加敏捷之旅的城市活动,而把注意力关注在敏捷之旅全国组织者聚会以及新城市的拓展上。和2014年厦门全国组织者聚会一样我和Odd-e有一次赞助了全国组织者活动,承担了大部分的差旅报销以及活动费用。另外Bob和我也帮助了珠海、武汉、重庆启动当地的敏捷之旅活动。很欣喜的是在David Ko以及像Taco桑,Aska, Max等人帮助下,敏捷之旅台湾也从2014年的台北一站,发展为台北、新竹、台中三站。另外亚太区新加坡、吉隆坡也已经或正在加入。
  • Scrum Alliance Coaches Retreat
作为Scrum Alliance Coaches Retreat在亚太的Advisor,也花了一部分精力在参与并支持2015(上海站)/2016年(印度Goa站和新加坡)。不过因为每个组织者其实都已经是十分有经验的组织者,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思 :P。
最近一年的反思是不要读太多的书,所以只会在飞机上或者零碎的时间来看书。原因很简单,因为一本书可能很不错,但是如果不尝试,不Take Action的话,一切都=0。Agile也是一样,所以从2015年起把更多的精力放在Action上。通常在我课程的最后我都会让大家设定一个行动目标,很多人会写,“回到公司后会做一个分享”。现在我会告诉他们,这种类型的Action都是bull shit。原因很简单 – “成年人Show, Don’t Tell”。成年人作法应该是转化成工作或者生活中的行动,然后通过行动产生的结果来影响周围的人。尽管这样,还是需要列一下看过的书,按照对我自己的启发程度排序。
  • 《失控》 – 这本书超厚,但是特别棒。看过之后,对于世界万物、市场、时代背后的规则变得更加清晰了。
  • 《Small is New Big》 – 很多人都会觉得我的课以及我的分享主线不够清楚,如果看过我偶像Seth Godin的书,肯定不会这样评论了。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所以拥抱不确定性是成年人必须学会习惯的。这本书的特色就是目录就像字典一样,按照字母排序的,是一个一个小的观点,串起来厚厚的一本书,其中有相当多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比如Drip Market,大不再是一个Advantage,工厂想法。。。
  • 《The Art of Social Media》 – 原来社交媒体应该这样玩。。。现在AHA大会,意启部落,包括我自己的课程马上都要引入这样的玩法,而且Wen和我也在上个星期做了关于这个话题的第三次分享。
  • 《为什么聪明人都用方格笔记本》 – 开始用方格笔记本,开始用Pilot顾问专用笔,开始利用麦肯锡的模板记笔记。
  • 《Brick by Brick》 – 乐高是当今世界三大最具有创新基因的公司,2000年代,曾经因为太过于创新,差点破产,但是他们又活过来了而且变成了玩具界的老大。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到他们如何从矩阵管理方式演进到跨职能端到端团队,如何通过Timebox,调整Scope来创新。这不就是Scrum么?
  • 《Unleashing The Ideavirus》 – 偶像Seth Godin详细分解病毒营销,不光是营销,对于敏捷转型也适用哦。
  • 《商界裸奔》 – Richard Brandson是我的另外一个偶像,维珍是欧洲最大的私营公司,唯一一个大家都不知道它主业是什么的大公司。维珍涉及了很多行业,航空,电信,唱片,金融。而且有意思的是,维珍各个子公司之间并不会通过互相控股来绑定,他们共享的是维珍这个品牌。Virgin说明我们的每项事业都是从零开始,我们所涉足的商业领域几乎完全是“处女”。维珍品牌是一种承诺,无论产品、服务是什么,你都将享受尊贵的体验,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维珍还能带给你超出预期的购物乐趣。
  • 《A Whole New Mind》 – Daniel Pink从时代变迁的视角,看待我们所需要培养的新能力。比如共情力,讲故事的能力,交响力等等。
  • 《肉丸冰激凌》 – 新营销 vs 旧营销,还是来自于我的偶像Seth Godin
  • 《React – 引领未来的用户界面开发框架》 – 做了一阵子React后,可以系统化的了解一下React,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和用法,但是仅仅是了解一下而已。
  • 《创新者窘境》 –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
  • 《从0到1》 – 除了书名,其他没有印象了
  • 《定位》 – 道理都对,可是怎样落地?
  • 《An Introduction to Agile Methods》 – 一本不错的敏捷入门书籍。
  • 《V is for Vulnerables》 – 很简单的一本Seth Godin的小书
开搞
今年开始Serious的用RoR和React开发【易伙的】,总共完成了154次代码提交,实现了签到、导出、反馈、文章、邮件箱功能。另外还通过线下拜访和微信群的形式与【易伙的】用户有了无数次交流,解决问题,讨论需求想法和方案等。同时坚持每一两周就发一次NewsLetter。
培训
突然意识到今年从头到尾都没有参加过培训,不过并没有觉得欠缺,从实战中反思获得的学习也不少,而且相当的感觉十分的踏实。
2015之最
最喜欢的大会 – AHA大会 – 我们正在见证IT圈的很多改变,很多点子的碰撞,孵化以及孕育。
最大的反思 – 行动的力量,真正做事情,才会真正学得到,才会真正有惊喜,才会真正影响人。
最喜欢的一本书 – 《失控》。
最让我感动的志愿者
Bob(没有Bob总体把握,怎么可能有现在敏捷之旅的全面开花)
David Ko(让敏捷之旅台湾从0到1,从1到3)
王友强(成都,太强了,文笔,奉献精神)
王中澎(上海,如果不是我,该是谁?)
王比奇&Rachel Dan(珠海,两位女将撑起了敏捷之旅珠海的第一次,而且是史上颜值最高的一次,不是之一)。
最酷团队 – GE Healthcare Surgery团队,把新一代产品开发周期从2.5年减到1年,让V&V团队一个bug也找不出,团队涌现出各种团队、技术(ET、实例化需求)明星,这都不是吹出来的。
最不要脸的分享者 – 黄喆(公共号都叫“莎姆丽思的分享”了,还能说啥),王友强(据说要申请一个叫“爱道特”的账号,我十分羡慕你的文笔)
2015之未达成
  • 分享的频率比去年减少了,尽管还是有一些话题的想法,但是其实更喜欢实现一些功能,所以其实如果有可能还是把心思放在了【易伙的】上。这个有些太不平衡了,可能赶不上David Ko那样基本每天一篇,但是至少应该坚持每周一篇
  • 话题分享 – 社区分享也在减少,正好配合新的香港Office的落成,我也需要开始耕耘香港敏捷社区了,刷存在感
  • 与现有客户、伙伴以及学员及时响应,及时连结。
2016做点啥
  • 将工作的中心由咨询&培训为主,转向与产品开发并重。这并不是仅仅工作量或者精力分配的问题,争取实现一部分收入从产品开发团队
  • 深耕香港社区,诱发香港市场的机会
  • 维持目前咨询和培训的客户以及工作量

想要认识我,可以加我的微信,Facebook或者Twitter

awakener qr code.pic

Share